控源截汙是水環境治理的關鍵。當前中國的水治理已從對水汙染治理的一次性表麵工程轉向包含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活水循環、生態修復的深度治水。“水十條”目標是2020年前城市黑臭水體控製在10%以內,我們認為控源截汙是深度治水的關鍵,考慮到水汙染源多、雜、廣,包括工業、農業、市政汙染等,因而投資機會在於工業企業、園區環保設備,汙水處理廠新建與提標改造及配套管網的建設等。
“十三五”城鎮汙水處理投入超5600億,提標改造+再生利用勢在必行。十二五”末我國城市和縣城汙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1.9%和85.2%,然而大多數的汙水處理廠日處理量小,且主體工藝落後,出水水質難以達到一級A標準,排出的水仍會二次汙染。另外考慮到地區環境容量有限,因而我們認為隻有改變傳統的低端處理方法,將汙水處理至地表四類以上的水進入水循環,水汙染才能根治,因此城鎮汙水處理市場提標改造擴容勢在必行。“十三五”規劃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投入達5644億元,其中新增及提標改造汙水處理設施投資達1938億元。農村方麵,16年汙水處理率僅為22%,“十三五”農村汙水處理市場超1400億。
政策密集出臺,推動環保主動治汙剛需,水生態修復在即。17年8月環保部發布《推進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細則重點提出:1)在京津冀等重點區域試點實施限期第三方治理;2)鼓勵設立綠色發展基金,提供融資支持;3)建立排汙者付費、第三方治理與排汙許可證製度有機結合的汙染治理新機製。同期,工信部發布《關於加快推進環保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目標到2020年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環保裝備製造業產值達到1萬億元。其中《意見》表明水汙染防治裝備為重點領域,將推廣氧化技術裝備、膜設備、汙水處理設備等。因而擁有技術實力的環保公司將脫穎而出,如碧水源(300070)(MBRDF膜技術)。
政府鼓勵水汙染治理新建及存量項目采用PPP模式,17年投資3000億。國家重點推行PPP模式,其中水務優先受益。環保部7月印發的2017年度水汙染防治儲備庫項目清單中,工程項目達3300多個,總投資約3000億元。另外7月,財政部等四部委發文要求政府參與的新建汙水處理項目全麵實施PPP,並推進存量項目轉型為PPP。我們預計“十三五”期間PPP模式將繼續深化,PPP訂單加速落地實施。水務PPP項目一方麵可解決水環境治理中資金與政府角色問題,並采用效果付費機製,同時資源及資金向水務公司傾斜,也提升企業ROE。我們認為行業龍頭擁有資金優勢、拿單能力強並優選規範項目,因而業績和估值有望雙升。
對標發達國家,環保產業發展由政策推進,千億級公司有望在中國誕生。總結歐美水治理歷程,1)工業化導致水汙染極難避免;2)政策法律為水環境治理的核心推動因素;3)水治理需要時間。中國在效仿歐美水治理行業發展之路,目前法律政策不斷加碼,水環境治理箭在弦上。縱觀全球環保市場,水務行業中誕生了大市值龍頭公司如法國威立雅,威立雅起初通過先發優勢和規模化不斷占據區域市場,再收購兼並淘汰企業實現跨區域擴張,並在規模化下縮減成本、提升利潤水平,簡言之歷經內生增長+外延擴張的過程。中國公司也將經歷行業集中度提升、競爭格局改善,龍頭公司盈利持續增長的過程,水環境行業必將誕生千億級公司。
風險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預期;項目推進不達預期;市場競爭導致毛利率下降。
原文地址:http://field.10jqka.com.cn/20170825/c599946680.shtml